领略古都文化神韵 弘扬泥泥狗艺风华 本网讯(通讯员 冯亚萌 图片 杨淼)为学习和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树立文化自信,7月6号,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拾遗记”团队成员们来到了伏羲故都——河南省周 ...
领略古都文化神韵 弘扬泥泥狗艺风华 本网讯(通讯员 冯亚萌 图片 杨淼)为学习和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树立文化自信,7月6号,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拾遗记”团队成员们来到了伏羲故都——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探寻“泥泥狗”的文化奥秘。 (图一为团队成员出发前合照) 启程前成员们多方搜集资料,追溯非遗文化历史,了解制作工艺,为此次的体验制作做足准备,只为完美呈现这一流传千年的非遗技艺,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据悉,淮阳泥泥狗,素有“天下第一狗”之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它承载着远古崇拜,被专家称为中国原始社会的“活化石”。 (图二为泥泥狗展品) 了解到泥泥狗的历史背景,成员们满怀信心,决定大展身手,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孤品”。泥泥狗的制作工序主要有选泥、锤泥、捏制、晾晒、扎孔、上底色、点化、上光等多道工序。在观摩了师傅们的制作后,成员们决定亲身体验一下捏制手法。 坐在宁静的乡村小院里,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学习着泥泥狗的基本技法,捏、搓、压、贴,每一个手法都有讲究,每一个小动作都暗藏玄机。边听边看边感受,师傅一边讲解捏制技巧,一边上手指导成员。成员们在师傅们的耐心教导下,由一开始的笨拙,到逐渐熟练,最终掌握了泥泥狗的造型和装饰技巧。成员们聚精会神地捏着泥巴,小手在泥土中穿梭,一个个鲜活的泥泥狗诞生。每一步的耐心制作,每一步的精雕细琢赋予无形的泥巴以生命。 经过一番精心制作,成员们的泥泥狗都初具雏形,按照个人的喜好和设计思路,给泥泥狗进行上色。成员们尽情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大胆搭配,创造出独特的泥泥狗。 (图三为成员为泥泥狗上色) 成员们制作的泥泥狗形态各异,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威风凛凛,一个个栩栩如生,生动可爱。师傅们也连连夸赞,“第一次就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啦”,“这孩子有艺术天赋”,成员们被夸的合不拢嘴,信心满满,亲手制作泥泥狗,成员们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此次体验活动中,成员们被师傅们认真严谨的态度深深触动,被他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所感动。看着师傅们手下诞生的一个又一个生命,成员们无不惊叹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看着他们一双巧手来回舞动,日复一日,打磨每一件“艺术品”,不禁肃然起敬,他们用泥巴捏出了自己的梦想,也捏出了对家乡的热爱。 (图四为团队成员自制的泥泥狗图片) 此次社会实践的成功开展,不仅让成员们对泥泥狗这一文化瑰宝有了更深的了解,还让团队成员们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成员们无不感慨于劳动人民的智慧,无不感叹泥泥狗工艺的精妙绝伦。同时这次体验活动也将激发更多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中来。让泥泥狗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讯员及联系方式:冯亚萌13513901412 微信扫描识别,阅读更方便^_^
责任编辑:袁梓萌
通讯员:冯亚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