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力,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慈善组织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才能筹集到更多善款,才能更好其帮扶济困、关爱弱势群体、灾害救助、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功能。”作为一线社团的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力,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慈善组织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才能筹集到更多善款,才能更好其帮扶济困、关爱弱势群体、灾害救助、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功能。” 作为一线社团的开封市志愿者协会通过学习首先要认识影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次是在公信力漫长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去修复公众的信任,再者就是有哪些路径和方法重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本书给出了: (1)影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主要因素有普遍信任、媒体认知、慈善沟通、机会主义感知和慈善效能感。其中慈善沟通对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最大,而且在普遍信任、媒体认知、慈善效能感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2)慈善组织危机事件会显著降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具体表现为在危机事件后,慈善组织的能力信任、正直信任和善心信任均有显著的降低。尽管危机事件降低了慈善公信力,但社会公众还是持有较为理性的、乐观的态度,仍有多数公众表示会继续进行慈善捐赠。 (3)披露真相、弥补错误修复策略在公信力修复的效果上最好,其次为道歉、承诺、赔偿策略,而否认策略的修复效果最差。 (4)慈善组织重建公信力的路径是多维的,承担社会责任、建立或完善规范、加强监管机制、重塑形象、惩罚都是较好的重建公信力路径,慈善组织通过这些路径可以取得较好的公信力修复效果。此外,慈善组织还可以选择提升工作透明度、名人参与和加强危机公关这三条路径,它们同样通达公信力重建的目的地。 并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1)加强慈善组织沟通能力建设,建立透明的信息沟通机制; (2)提升慈善组织信任修复能力,多使用有效的修复策略; (3)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和价值观建设,完善组织的信任展示机制; (4)以透明度建设为突破口来重建慈善组织公信力; (5)建立健全慈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慈善组织的外部约束机制; (6)提升社会的普遍信任,增强公众的媒体认知 (7)加强慈善文化建设,普及慈善教育。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微信扫描识别,阅读更方便^_^
责任编辑:郑东启
通讯员:郑东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