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千秋公益 平台首页 公益动态 查看内容

银龄圆梦记:AI 架起时光桥 许昌 300 位老人在数字时代圆 “青春梦”

2025-11-24 08:49 展现量: 176 责任编辑:许昌社协

当 75 岁的刘奶奶捧着 AI 生成的自己身着旗袍站在天安门城楼前的照片时,颤抖的手指反复摩挲着画面,“这辈子就想来这儿看看,没想到老了靠这‘小盒子’(手机)实现了……” 这一幕,是许昌市 “银龄小学堂 —— 我 ...

          75 岁的刘奶奶捧着 AI 生成的自己身着旗袍站在天安门城楼前的照片时,颤抖的手指反复摩挲着画面,“这辈子就想来这儿看看,没想到老了靠这‘小盒子’(手机)实现了……” 这一幕,是许昌市 “银龄小学堂 —— 我来教您用手机 万场课堂进村社” 社工志愿服务融合项目的温暖注脚。

2025 年 11 月 6 日至 21 日,该项目在许昌 12 个社区开展了累计 36 场活动,服务老人达 300 人次。许昌市新征程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联合多方力量,以 AI 技术为纽带,为银发群体搭建起跨越数字鸿沟的 “圆梦通道”,让他们在智能时代续写 “青春篇章”。

“不敢问” 到 “抢着说”:AI 唤醒银发 “心愿清单”

项目前期调研显示,多数老人对智能手机的认知停留在 “打电话、发微信”,对 AI 技术更是 “闻所未闻”。为此,项目组精心设计 “心愿唤醒 — 技术赋能 — 成果定格” 的服务链条。

活动首日,社工以 “如果时光倒流,您最想完成什么事?” 为话题破冰。起初,老人们或低头沉默,或小声嘀咕,直到一位老人现场尝试用 AI 生成 “自己开卡车跑运输” 的照片后,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我要去爬长城!”“我想当回飞行员!”“给我和老伴拍套婚纱照!” 一个个被岁月尘封的心愿,在 AI 技术的催化下变成了可触摸的 “现实”。

社工郭勤趁热打铁,向老人们演示 AI 的多元应用:不仅能 “圆梦”,还能读新闻、学知识、聊家常。不少老人当场拿起手机,让社工教自己 “怎么让 AI 给我讲讲国际新闻”。

36 场服务 300 人次:数字温度暖透 12 个社区

在为期 16 天的服务中,项目组在 12 个社区的活动场场爆满。志愿者们发现,老人们对 AI 的热情远超预期 —— 有的老人连续三天到场,只为优化自己的 “圆梦指令”;有的老人拉着社工的手,反复询问 “下次啥时候再来教我们用这‘神奇玩意儿’”。 

项目第三天,志愿者将老人的 AI 作品精心打印、装订成册。当张爷爷看到自己 “站” 在黄浦江畔的照片时,激动地拉着邻里分享:“你看,我年轻时就想看看大上海,现在咱也‘去’了!” 这些照片里,有老人 “重走” 的青春路,有未完成的职业梦,更有数字时代赋予银发群体的尊严与喜悦。

多方聚力:贝壳公益赋能许昌银发 “数字突围”

此次项目是贝壳公益 “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项目的在地实践,通过技术工具与人文关怀的双重赋能,让许昌的银发族在数字浪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锚点”。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老人追赶时代,而是让时代拥抱老人。”

本项目由以下单位共同聚力推进:指导单位为中共许昌市委社会工作部、许昌市民政局、许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执行单位包括许昌市社会工作行业协会、许昌市社会保险中心、许昌市预防医学会、许昌市老年协会、许昌市新征程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中原科技学院许昌学院法学院;支持单位为民革许昌市委。正是多方的协同发力,才让 300 位许昌老人的 “青春梦” 在数字时代照进现实,让银发岁月绽放出别样的科技光彩。

微信扫描识别,阅读更方便^_^


责任编辑:许昌社协

送小红花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TA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