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曹颖 图片 朱光照)焦桐花开,丰碑永驻,为了深入开展“三下乡”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7月5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足迹”实践团赴兰考寻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沿着习近平总 ...
本网讯(通讯员 曹颖 图片 朱光照)焦桐花开,丰碑永驻,为了深入开展“三下乡”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7月5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足迹”实践团赴兰考寻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过的红色地标,聆听红色故事,感悟思想伟力。 绿我涓滴,会他前顷澄碧,在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前,实践团成员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搜集等途径详细的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故事。焦裕禄同志1962年12月到河南省兰考县工作,1964年5月积劳成疾病故。兰考县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全县人民开展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从风沙最大时、大雨瓢泼中带头查风口、探流沙、看水势,到铺天盖地的风雪中率领干部访贫问苦;从衣、帽、鞋、袜补了又补、缝了又缝,到起草《干部十不准》对干部廉洁自律作出具体规定;从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访和蹲点调研120多个生产大队,到用手甚至硬物顶住剧痛的肝部坚持下乡、忘我工作,虽然仅在兰考工作了475天,焦裕禄却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在群众心中铸就了永恒的丰碑。 (焦裕禄同志雕塑照片) “足迹”实践团的成员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首先在焦裕禄烈士陵墓深切缅怀这位把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共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所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中对焦裕禄同志由衷的崇敬之情。随后进入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展厅内陈列有焦裕禄同志的遗物90余件,展出画面、照片300余幅。大家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生平事迹展,认真观看历史实物、珍贵图片、文字记录;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重现了焦裕禄当年访贫问苦的工作场景,回顾了焦裕禄为人民利益而忘我奋斗、为革命鞠躬尽瘁、两袖清风做公仆的一生。 (实践团成员来焦裕禄烈士墓缅怀焦裕禄同志) 一张张承载历史的照片,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讲解,一件件写满故事的展品生动的再现了一名不惧困难与艰险,战天斗地,敢叫兰考日月换新天的县委书记,一名走访基层干部,有求必应,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儿子的人民公仆,一名自己身着补丁,生活拮据,却对人民倾其所有的共产党员,感受到了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斯人已逝,焦桐长青。从破烂的自行车到生锈的锄头,从带着窟窿的布鞋到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岁月褪去了纪念馆中展品的颜色,却洗不去人们对焦裕禄同志的思念;病魔夺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生命,却磨不灭激荡在他血液里的精神气概。 (朱光照携实践团旗帜与纪念碑合影) 此次实践探访活动使实践探访团的每位同学都深刻感悟到了焦裕禄精神的深刻内涵,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焦裕禄精神的“三股劲”带入到学习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讯员及其联系方式:曹颖 16639962265 微信扫描识别,阅读更方便^_^
来自: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责任编辑:唐源泽
通讯员:曹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