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村民注意了,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大学生来我们村支教了...”在绵绵细雨中,这是来自村委会的广播。 七月六日下午三点,尚处于假期中的前卓水村前卓水小学,本应关闭的校门却在此时敞开,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 ...
“各位村民注意了,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大学生来我们村支教了...”在绵绵细雨中,这是来自村委会的广播。 七月六日下午三点,尚处于假期中的前卓水村前卓水小学,本应关闭的校门却在此时敞开,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沁心”支教队到达支教地点,开始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进城打工”是生活在乡村的人普遍会考虑到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或许已经不需要如此庞大的劳动力,反观农村,“90后不会种地”的现象却初露端倪。“农村留不住人”的原因或许在于缺乏更好的生活、医疗和教育条件。为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协助农村当地的教育发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沁心”支教队在“三下乡”活动中于前卓水村前卓水小学支教。 到达目的地后,队员们先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为明天的宣传做好准备。在校长的带领下,安置好行李,打扫宿舍以及就餐的地方。整顿好生活物品后,开始了支教期间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内容包含第二天的宣传工作以及每个人的分工,确定班主任与各科的任课老师,“每个人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学生的安全,避免过激的行为,多与学生们沟通交流。”队长邹涛在会议中表示。 图为“沁心”支教团队员开会 王天宇 供图 七月七日上午十点,宣传工作如期举行,即使是上午的艳阳也不能影响队员们的热情。扛着印有支教队名称的大旗在路上宣传,不时有村民主动前来询问支教的详细信息,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队员们还进行了补充。走遍了田间地头,走遍了大街小巷,回到学校,报名处已经有许多家长在队员的说明下进行报名。 图为“沁心”支教团招生小队队员帮助村民登记学生信息 邹涛 供图 七月七日下午两点,本应进展的宣传工作因下雨无法进行,队员联系村委会干部,经协商后以广播的形式向村民宣传。广播结束后支教队员与村委会干部合影。 图为“沁心”支教团宣传小队队员和村干部合影 王冲 供图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支教也是践行这星火燎原精神的途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可以通过行动改善,乡村振兴的战略要通过行动践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沁心”支教团相应国家号召,投身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微信扫描识别,阅读更方便^_^
责任编辑:李纪航
通讯员:刘宸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