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工作 本网讯(通讯员 刘鹏)2023年7月8日,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成员计 ...
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工作
本网讯(通讯员 刘鹏)2023年7月8日,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单拐红色革命根据地社会实践”成员计划前往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单拐,探究其红色精神与文明传承,并进行相关工作。 7月8日上午,团队一行人早早的到达单拐村,在与工作人员进行昨日的工作总结与今日的计划安排后,团队成员决定今日工作重点放在讲好单拐红色故事,接待游客方面上,做好工作分工后,实践团队开始了今日的工作。 单拐作为冀鲁豫边区抗战大本营,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见证了边区军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记录了边区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顽强抗战的历史。单拐至今仍保存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以及邓小平、宋任穷、黄敬、杨勇、苏振华、曹里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以及他们和部队当年生活、工作、生产使用过的大量革命历史文物。 在单拐,革命气息浓厚,革命精神熠熠生辉,每一位来到单拐的人们总会感叹革命家们的伟大,每一次参观单拐总能对革命精神有更深的体会。 图为团队成员与游客交流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冀鲁豫,创建了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冀鲁豫边区位于冀、鲁、豫、皖、苏五省结合部,面积十多万平方公里。清丰县是这块根据地的发祥地和中心区。邓小平、黄敬、宋任穷、杨得志、王宏坤、杨勇、苏振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边区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两千万英雄的边区军民奋起抗争,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正义史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团队成员进行标志性建筑讲解 2005年11月,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其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1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其为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8月,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入选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1944年9月,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迁至单拐村。1945年3月,邓小平率中共中央北方局部分机关干部来到这里,指导分局开展民主民生运动。1944年9月至1946年10月间,邓小平、宋任穷、杨勇等著名将领先后在这里领导指挥了著名的锡山战役和解放阳谷、封丘、延津等100余次战斗战役,收复解放70余座县城……由此可见,单拐村成为“中原红都”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是历史的选择,绝非偶然。单拐革命旧址历经七十余载的风雨沧桑,在老区人民的精心保护下原貌尚存。保留了清末民初时期北方民居的典型风格,凸显了中原地区建筑文化的时代特征,成为河南省仅有的三家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单位之一,与彭雪枫故居、吉鸿昌故居齐名。 随着今天工作的结束,团队成员做好了游客的接待工作,不仅与游客更加紧密的接触与交流,更使团队目标:讲好家乡故事,得到了提升与实现,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较好的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微信扫描识别,阅读更方便^_^
来自: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久随伴
通讯员:刘鹏
|